大型燈光秀中國夢商業價值
服務項目 |
燈光節展覽,燈光秀廠家,燈光展設計,燈光商家合作 |
面向地區 |
全國 |
風格 |
簡約現代 |
實施預約制的燈光節雖然依舊人頭攢動,但秩序井然。
劉恬
實際上,今年不僅增加了網上預約制度,還只設置兩個入口通道,其它路口實施“只出不進”管制措施,以會場秩序;同時增加志愿者和工作人員的疏導等。
但從實際效果來看,依然不足。
,由于對只有一個入口的公開提醒不足,提前量不夠,大量游客并不能快速找到入口,而是一次次在花城廣場周邊入口挨個“試錯”。“如果滿大街都有提示,短信、均有發送相關信息,就不會造成類似的混亂。”暨南大學大二學生小劉說,“點開燈光節公眾號的‘游玩攻略’,顯示的居然還是2017年的信息。”
第二,現場指引需更明顯。相比廣州燈光節主要依靠志愿者和工作人員的指引,里昂燈光節游覽區所有的路燈以及其他功能性照明均帶上了臨時性的“紅罩子”,變身指示燈,游客只要看著紅色光引導,就能找到觀賞區,而每一處大型燈光表演結束,均會在建筑上投影出大幅的退場方向,引導人流快速疏散。
第三,交通疏導應更人性化。不少參加了開幕式的市民指出,當天地鐵“飛站”,珠江新城附近的公交站點取消,主辦方又沒有提供接駁巴士,出租車和網約車一車難求,使人在花城廣場的他們形同陷入“孤島”。
舉辦燈光節有利于宣傳廣州,拉動產業發展,提高人們文化娛樂生活水平,是值得去做的,但在做的過程中需要逐步改進安全、交通、服務等方面的問題,例如,既然無法依靠公共交通,就應實時監控當天人流情況,提供接駁車輛;拉長活動時間,同時也延長宣傳周期,以減少人流量集中出現;加強網上預約服務,會場觀看攻略以及注意事項讓市民提前了解,使觀看更加有序。“燈光藝術作品一年比一年炫目,但只有服務更人性化,才會讓市民真正體驗到燈光節的樂趣。”
人流量超出負荷時,燈光節采取了“熄燈”叫停的辦法,這是否能說明主辦方有風險管控的預案機制?
對此,韋小鴻說,,燈光節晚上,花城廣場人員非常密集,疏散難度大,在這樣一個緊密的空間內,從風險管理學的角度來看,風險是非常大。“風險源包括電力安全、人員疏散、刑事案件出現等。”他說,對于這些風險,要提前做好風險預案,還需要做人員疏散的演習。
其次是如果風險出現,要能夠及時地響應,包括主辦方、公安、等各方面要能夠良好地聯動,而不能只是僅靠單方面的力量。
“燈光節那天花城廣場人流涌動,無法及時疏散,這可能暴露出主辦方對風險預估偏低了,而且沒有良好的響應措施,快速疏散人群。”韋小鴻說。
“人實在太多,有安全隱患,讓燈光節喊停也是一種應急預案。”胡剛也表示,但如果把應急預案做在前面,提前預判會存在哪些風險,然后采取措施,主辦方的處境會主動很多。
此外,有學者指出,日常大型集會的安全演習也要列入城市管理的常態中,這是城市現代化進程中,一種城市管理智能化和風險管理意識的體現。
例如臨近的香港,平時會對民眾給予必要的風險告知和人群疏散培訓演練。在大型集會活動時,主辦方都會進行人流量的評估,事先執行必要的限流措施,并劃定責任田讓每片區域都有專人維護,還有醫療人員配備及民安隊支援等。
“不少城市的經驗都提醒了我們,事前的風險預判及防御措施,是一場活動正常舉辦的前提,同時也是城市智慧和現代化所的管理思維。”韋小鴻說,希望燈光節能越辦越燦爛,真正成為城市的一張絢麗名片。
查看全部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