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舟山8公分棗樹價格,8公分棗樹價格 |
面向地區 |
全國 |
棗樹形態特征:
落葉小喬木,稀疏灌木,可達10米;樹皮褐色或灰褐色;長枝、短枝和無芽小枝(即新枝)比長枝光滑,紫紅色或灰褐色,鋸齒形,具兩個托葉,長刺可達3厘米,粗直,短刺向下彎曲,長4-6毫米;短枝短厚,矩形,來自老枝;當年小枝綠色,下垂,單生或2-7簇生在短枝上。
葉紙質,卵形,卵形橢圓形,或卵形長圓形;長3-7厘米,寬1.5-4厘米,先端鈍或圓形,薄銳尖,小穗,基部稍不對稱,近圓形,邊緣有細圓齒鋸齒,上深綠色,無毛,下淺綠色,無毛或僅沿脈稍具粗毛,基部三脈;葉柄長1-6毫米,或長可達1分枝2厘米,無毛或疏生短柔毛;托葉纖細,通常在后期脫落。
花黃綠色,兩性,5基數,無毛,具短的總花梗,單生或2-8密被整合腋生
紅棗
紅棗聚傘花序;花梗長2-3毫米;萼片卵形三角形;花瓣倒卵形,基部爪狀,與雄蕊等長;花盤厚,肉質,圓形,5淺裂;子房下部藏于花盤內,與花盤合生,2室,每室有1個胚珠,花柱2半裂。
核果長圓形或長圓形長圓形,長2-3.5厘米,直徑1.5-2厘米,成熟時紅色,后變紅紫色,中果皮肉質,厚,甜,有1或2粒種子,花梗長2-5毫米;種子長圓形,長約1厘米,寬8毫米。
花期5~7月,果期8~9月。
棗樹生境
本種原產于中國,在亞洲、歐洲和美洲栽培。中國分布在吉林、遼寧、河北、山東、山西、陜西、河南、甘肅、新疆、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廣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和貴州。它生長在海拔1700米以下的高山、丘陵或平原上。它被廣泛種植。
棗的生長習性
棗樹生長在海拔1700米以下的高山、丘陵或平原上。屬于嗜熱果樹。產區年平均氣溫15℃左右,芽苗期溫度要求13~15℃,分枝展葉期溫度17℃,開花坐果期溫度22~25℃,果實成熟期溫度18~22℃。棗樹抗旱、耐澇能力強,但開花期需較高的空氣濕度,否則不利于授粉和坐果。另外,棗樹對光敏感,對土壤適應性強,耐鹽堿性差。但怕風,所以在園林建設過程中要注意避開風口。
修剪
栽植后應進行莖稈定型。固定干高:棗園1米左右,棗糧間作1.5米左右。修剪通常在冬季和春季進行。年以光切為主,提倡控制與留枝相結合,盡快形成樹冠。同時,要積極培育高產樹形。主干道有三種類型,即主干疏散分層型、多主干自然圓頭型和開心型。果樹修剪時,應控制長枝,保留正常枝條,切去病死枝。主要方法是剪短枝條,剔除病枝、死枝、重疊枝、豎枝,控制長枝,更新老枝。夏季修剪采用摘心、疏枝、除芽分蘗、調整枝位等方法,調整養分分布,實現冠部通風透光。
修剪是棗樹栽培的重要技術措施。過去,人們不進行修剪,只不過枯枝在定枝后被剪掉,讓樹枝自然生長,自然更新。因此,枝干雜亂,層次不清,樹勢衰老,結果部位外遷,花多,坐果少,產量低且不穩定,經濟效益不高。隨著棗樹生產的發展,有關科研機構在加強土、肥、水管理的基礎上,對棗樹進行了修剪試驗。初步探索了一套平衡枝干勢,開辟光路,調整果實與生長的關系,使其高產、、的修剪方法。棗頭是棗樹骨架和結果基枝形成的基礎。主要由主芽萌發形成,具有較強的延長生長的能力。生長停止后,棗頂形成頂芽,第二年發芽,繼續生長,或一年內發芽兩次。增稠能力很強。棗的形狀主要取決于棗頭。利用棗樹頭擴大結果面積,增加新的棗樹砧木,可以為棗樹的增產和更新提供條件。
棗頭二級枝(果基枝)一般長5~10節,每個節上有主、副芽。主芽在同一年沒有發芽,但在第二年形成棗樹砧木。因此,二次枝是棗樹砧木生長的基礎,而次生芽在同一年內萌發并萌發棗枝。這種掛棗雖能開花,但果少、果小、品質差。提高了坐果率,促進了果實發育。
棗頭二次枝基部的主芽當年不發芽,而是以休眠狀態存在,或在次年形成棗砧,繼續生產棗掛果。但在一定條件下,如機械損傷或足夠的水肥,這種棗也能使棗頭發芽。但在樹體薄弱或營養不良的情況下,棗頭也可轉化為棗砧。枝芽的相互轉化是棗樹修剪的主要依據。
全國8公分棗樹價格熱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