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翠冠梨樹苗,梨樹苗提供技術支持,梨樹苗提供技術支持,翠玉梨樹苗 |
面向地區 |
全國 |
結果年限 |
2年 |
樹苗年限 |
2年 |
級別 |
良種 |
梨樹栽培管理技術(1)制訂果園管理計劃。準備肥料、農藥及工具等生產資料,組織技術培訓。(2)病蟲害防治。刮樹皮,樹干涂白。清理果園殘留病葉、病果、病蟲枯枝等,集中燒毀。(3)全園冬季整形修剪。早春噴布防護劑等防止幼樹抽條。2.萌芽期(1)做好幼樹越冬的后期保護管理。新定植的幼樹定干、刻芽、抹芽。根基覆地膜增溫保濕。(2)全園頂凌刨園耙地,修筑樹盤。中耕除草。(3)及時灌水和追肥。宜使用腐熟的有機肥水(人糞尿或沼肥)結合氮肥施用,滿足開花坐果需要,施肥量占全年20%左右。若按每畝定產2000kg,每產100kg果實應施入氮0.8kg五氧化二磷0.6kg、氧化鉀0.8kg的要求,每畝施豬糞400kg,尿素4kg,豬糞加4倍水稀釋后施用,施后全園春灌。(4)芽鱗片松動露白時全園噴一次鏟除劑,可選用3~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45%晶體石硫合劑。梨大食心蟲、梨木虱為害嚴重的梨園,可加放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消滅越冬和出蟄早期的害蟲及防治梨大食心蟲轉芽。在根部病害和缺素癥的梨園,挖根檢查、發現病樹,及時施農抗120或多種微量元素,在樹基培土、地面噴霧或樹干涂抹藥環等阻止多種害蟲出土、上樹。花前復剪。去除過多的花芽(序)和衰弱花枝。
果實成熟與采收期(1)紅色梨品種。摘袋透光,摘葉、轉果等促進著色。(2)防治病蟲害,促進果實發育。噴異菌脲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同時混合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等。果面艷麗、糖度高的品種采前注意防御鳥害。(3)葉面噴沼液等氮肥或磷酸二氫鉀。采前適度控水,促進著色和成熟,提高梨果品質。采前30d停止土壤追肥,采前20d停止根外追肥。(4)果實分批采收。及時分級、包裝與運銷。清除雜草,準備秋施基肥。采果后至落葉(1)土壤改良,擴穴深翻,秋施基肥。每畝秋施秸稈2000kg,豬糞600kg、鈣鎂磷肥30kg,加適量肥和一些微肥。(2)幼旺樹要及時控制貪青生長。促進枝條成熟,提高越冬抗寒力。(3)土壤封凍前灌一次透水,促進樹體安全越冬。(4)葉面噴布5%菌毒清水劑600倍液加40%樂斯本乳油1000倍液加0.5%尿素等保護功能葉片。樹干綁草誘集撲殺越冬害蟲。落葉后掃除落葉、雜草、枯枝、病腐落果等,并深埋或燒毀。樹干涂白。
果園管理新建果園第2年起每年結合秋冬季施基肥進行深翻擴穴改。深翻深度40厘米左右,將有機物或有機肥料回填在底部,以增加深層的通透性和根部肥力。春夏季樹盤覆綠肥、雜草、作物秸稈等,厚度15-20厘米,行間套作綠肥并進行翻壓,提高壤中有機質含量。 肥水管理:每年施1次基肥,2-3次追肥。基肥以有機質為主,10月中下旬施入,初結果樹每株施有機肥15-50公斤;盛果樹以產量施肥,每產1公斤果實施人基肥1公斤。第1次追肥在萌芽天進行,初果樹每株施復合肥0.8公斤左右,盛果樹每株施1.5公斤左右;第2次追肥落花后一周進行,以多元復合肥為好,施用的量同萌芽期;第3次在果實膨大期,以鉀肥為主配合磷肥和氮肥,采用根施和葉面施肥的方法。 梨園水分管理主要做好花前、花后、果實膨大期三三個關鍵時期灌水,可結合施追肥進行。 四、整形修剪 整形:梨樹主要采用疏散分層形樹形。即干高60-80厘米,樹高3米左右,全樹配備5-6個主枝,下層3個(或4個)上層兩個。第層主枝一般配備3個側枝。側枝距主千40厘米以上為宜,第二側枝與側枝相距40-50厘米,第三側枝與第二側枝距離可增大到60厘米以上,各側枝之間忌交叉重疊。第二層主枝一般只配備兩個側枝,側枝距主干30-40厘米為宜,第二側枝與側枝距離可適度加大。兩層主枝之間的距離以1.2-1.6米為宜,且每個主枝與主干的角度以60-70度為宜。 修剪:初結果幼樹的修剪任務是培養樹形骨架,修建上以拉平枝條為主,剪去過密枝、受傷枝、病蟲枝,控制和利用徒長枝,對其及時抹芽、摘心或拉枝變向形成結果枝。盛果期樹形已基本穩定,修剪上做到疏去過密枝、受傷枝、病蟲枝,增加樹冠透光性、培養樹冠內部結果枝組; 對衰老的結果枝進行復壯更新,即對過長的主枝短剪到有健壯枝芽處,對形成的“雞爪枝”只留1-2個其余剪去。
主營行業:果樹苗木 |
公司主營:藍莓苗,草莓苗,櫻桃苗--> |
主營地區:山東泰安 |
企業類型:私營獨資企業 |
公司成立時間:2022-06-18 |
經營模式:政府或其他機構 |
公司郵編:271000 |
全國梨樹苗熱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