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周期3~5個工作日檢測方式送樣/現場資質認證CMA報告方式電子/紙質
擱板式貨架檢測相關標準
(一)國內標準
標準號 名稱 適用范圍
GB/T 28576-2012 《倉儲貨架 設計規范》 貨架設計、計算與結構安全要求
GB 50017-2017 《鋼結構設計標準》 鋼結構材料選型、強度計算
GB/T 30675-2014 《倉儲貨架 使用規范》 貨架使用、維護與安全操作指南
GB 2894-2008 《安全標志及其使用導則》 貨架安全警示標識設計要求
JB/T 11368-2013 《工業貨架 規格尺寸與公差》 貨架尺寸精度與公差標準
NB/T 47003.1-2009 《鋼制焊接常壓容器》(部分涉及貨架焊接要求) 焊接工藝與質量檢測標準

表面處理與防護檢測
涂層質量
測量噴塑或噴漆涂層的厚度(如靜電噴塑厚度≥60μm),通過劃格試驗檢測附著力(ISO 等級≥1 級),測試耐鹽霧性能(如 GB/T 10125 標準下≥1000 小時無銹蝕)。
檢查表面是否有漏噴、氣泡、剝落等缺陷。
防銹處理
對于潮濕環境使用的貨架,需檢測鍍鋅層厚度(如熱鍍鋅層≥85μm),驗證防銹能力。

安全附件與裝配檢測
安全裝置
檢查立柱保護腳、防撞欄、層板擋邊等附件是否,安裝是否牢固。
檢測貨架與地面的固定裝置(如膨脹螺栓)的安裝精度和緊固性。
裝配完整性
確認橫梁與立柱的連接方式(如插接、螺栓連接)是否符合設計,連接件的強度是否達標(如螺栓抗拉強度≥8.8 級)。
使用環境適應性檢測
環境耐受性
針對高溫、低溫或腐蝕性環境,檢測材料在特定環境下的性能變化(如低溫下鋼材的沖擊韌性)。

金屬組合貨架檢測的核心邏輯
金屬組合貨架的檢測需以 “組合結構的協同承載能力” 為核心,既要關注單一構件的性能(如立柱強度),更要驗證組合節點(連接方式)的可靠性、不同材料 / 構件的兼容性,以及動態 / 環境載荷下的整體穩定性。通過針對性的檢測方案設計、標準匹配和隱患整改,可有效降低組合結構因連接失效導致的安全風險,延長貨架使用壽命。

組合結構的力學性能驗證
動態組合載荷測試
模擬實際工況(如叉車存取貨時的振動),對組合貨架施加水平交變載荷(如額定載荷的 10% 水平力),檢測各組合件的位移量(如層板橫向位移≤10mm)及連接部位是否松動。
組合結構抗傾覆性
對多層組合貨架進行抗傾覆測試(如施加頂部水平推力,推力值為額定載荷的 5%),計算傾覆力矩與穩定力矩的比值(應≥1.5:1),避免整體失穩。

總結:承載試驗的核心價值
貨架承載試驗通過量化測定結構在載荷下的力學響應,確保其在實際使用中的安全性與可靠性。試驗不僅需關注單一構件的強度,更要重視組合結構(如連接節點、整體穩定性)的協同承載能力,結合國內外標準進行科學評估,為貨架的設計優化、驗收維護及風險管控提供數據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