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壓預制艙接地及抗干擾要求
4.2.3.1一次預制艙及其內部設備在站內完成工作接地、保護接地、防雷接地、防靜電接地。預制艙的接地系統應符合 GB/T 50065-2011《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設計規范》的要求。
4.2.3.2開關柜預制艙應采用屏蔽措施,滿足二次設備抗干擾要求。對于鋼柱結構房,可采用40×4 mm的扁鋼焊成2×2m的方格網,并連成一個六面體,并和周邊接地網相連,網格可與鋼構房的鋼結構統籌考慮。
4.2.3.3 在預制艙靜電地板下層,按屏柜布置的方向敷設100mm2的銅排,將該銅排首未端連接,形成預制艙內二次等電位接地網。屏柜內部接地銅排采用100mm2的銅帶(纜)與二次等電位接地網連接。艙內二次等電位接地網采用 4根以上截面積不小于50mm2的銅帶(纜)與艙外主地網一點連接。連接點處需設置明顯的二次接地標識。
4.2.3.4預制艙內宜暗敷接地干線,每個預制艙在離活動地板300mm處宜設置2~4個臨時接地端子,接地端子為直徑不小于 12mm 的銅質螺栓。連接點處需設置明顯的一次接地標識。
一次預制艙技術要求
2.2.2.3 預制艙保溫
2.2.2.3.1預制艙艙體應運用“冰箱”保溫措施與工藝,采用雙層鋼板(內部填充物采用建設部許可聚氨酯防火保溫材料,確保整個預制艙的保溫和防火性能)+環保金屬裝修層。門板厚度不低于48mm,達到“24墻”保溫功效。
2.2.2.3.2除對通風散熱要求較高的預制艙外(無功補償預制艙等),艙體內應裝設空調系統以艙內設備運行環境。
2.2.2.4 預制艙的密封與防塵
2.2.2.2.1預制艙應良好的密封性能,艙體密封需采用硅橡膠或三元乙丙材料密封條,進出線電纜孔采用敲落孔配密封膠圈或密封件等處理,密封材料的壽命應大于5年,并制定合理的更換方案,提供相應的備品備件。
2.2.2.5 預制艙通風
2.2.2.5.1預制艙內的通風設計應符合DL/T 5035-2004 《火力發電廠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技術規程》等相關標準的要求。
2.2.2.5.2采用強制通風時,風機需采用進口、命、免維護軸流式風機;風機的數量應滿足排風和除濕的要求,排風要進行多道防塵處理,防塵網應方便拆裝和清洗;排風處需設置風閥等結構,艙體的整體防護等級。
2.2.2.5.3箱體內通風流暢,必要時設置自動排風系統,控制箱體的電動進風風閥和強制排風軸流風機的啟停,進風風閥和軸流風機設置良好的除塵過濾裝置,確保箱體防塵。
艙體總體結構設計應符合現行標準、設計規范要求,并結合工程實際,合理選用材料、結構方案和構造措施,外形美觀、大方、協調,結構在運輸、安裝過程中滿足強度、穩定性和剛度要求及防水、防火、防腐蝕(30年不生銹)、耐久性等設計要求。戶外運行,要求抗沖擊能力強,防盜、防破壞能力強。
(1)本預制艙采用鋼結構體系,主體框架應采用鋼框架結構,屋蓋宜采用冷彎薄壁型鋼檁條結構。結構自重、檢修集中荷載、屋面雪荷載和積灰荷載等,按GB50009的規定執行,懸掛荷載應按實際情況計算。單個拼接單元的鋼結構骨架應整體焊接,應滿足足夠的強度與剛度。拼接單元應在每跨拼接側采用臨時支撐立柱與艙頂及艙底通過鉸接方式連接,同時應采用斜拉輔助支撐增加臨時支撐面的強度,滿足拼接單元在起吊、運輸和安裝時不產生變形、開裂或覆蓋件脫落。
(2)預制艙式箱體應有足夠的機械強度,在起吊、運輸、安裝及遠期擴建過程中不應發生變形或損壞。外殼應是夾芯板材料,并應采用靜電屏蔽或加大電氣距離等方法,防止產生危險的靜電荷。外殼的夾芯板材料應經過防腐處理,表面覆蓋層應有牢固的附著力,并應均勻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