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合型人才短缺:智能泵站運維需兼備水利工程、自動化控制、數據分析跨領域知識。河海大學與東方泵業共建“智慧水利學院”,培養具備工程實踐能力的高層次技術人才,年培訓人才300余名。企業應建立崗位能力圖譜,開展差異化培訓。
智能遠程控制泵站系統宛如一座精密協同的數字化大廈,由感知層、傳輸層、平臺層和應用層共同搭建而成,各層各司其職又緊密協作,支撐起泵站的智能遠程管控體系。
水質傳感器:針對有水質監測需求的泵站,能檢測水中酸堿度(pH)、濁度、余氯、化學需氧量(COD)等指標,為飲用水處理、污水處理等環節提供關鍵水質數據,助力保障水質安全。
設備狀態傳感器:包括電機溫度傳感器、振動傳感器、電流電壓傳感器等,實時監測水泵、電機等核心設備的運行狀態。電機溫度過高或振動異常往往是設備故障的先兆,通過這些傳感器可及時察覺并預警,便于提前安排維護,減少設備停機時間。
數據存儲與管理:運用分布式數據庫技術,將感知層采集的海量實時數據和歷史數據進行存儲與有序管理。這些數據不僅為實時監控與決策提供支撐,還為后續的數據分析、設備故障預測、運行優化策略制定等提供豐富的數據資源。
移動應用(APP):管理人員和運維人員可通過手機或平板電腦隨時隨地訪問泵站監控系統。APP 具備實時數據查看、遠程控制、報警推送等功能,打破了時間和空間限制,使工作人員在外出辦公、巡檢途中也能及時了解泵站運行狀況,進行必要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