鎂合金材料產業發展現狀的基礎上,分析了其發展面臨的國內外主要問題,展望了我國鎂合金材料產業在稀土鎂輕質結構合金材料、高強高導熱鎂合金材料、高強高導電鎂合金材料、強鎂合金材料等11個方面的未來市場需求前景。面向2030年和2035年的階段性發展規劃,本文從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優化資源配置、加強企業合作力度、構建完善的鎂合金材料整體研究體系、完善平臺建設等方面提出了促進我國鎂合金材料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相關戰略。后,從注重研究體系的構建、優化產業發展格局、構建高質產業、完善配套政策體系、構建精尖人才體系等方面提出了對策建議,以期滿足國民經濟、國家重大工程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對鎂合金材料的需求。
我國鎂合金材料產業起步晚、底子薄,在應用上整體仍處于產業鏈和價值鏈的中低端。同時,相關戰略政策的執行率較低,關鍵工藝技術與國外差距較大,設備大多依靠進口。研發所需的技術和設備常受國外出口限制,使得鎂合金材料的研發面臨困難,尤其是許多核心材料的研發舉步維艱、性能提升緩慢、產能也嚴重不足。另外,相關企業研發、生產和服務的智能化水平較低,標準、檢測、評價、計量和管理等支撐體系缺失,產品性能穩定性、質量一致性需要進一步提高。
鎂合號眾多,已在多領域大量應用的合金系列為Mg-Al系合金,特別是在鑄造過程中表現出工藝穩定、燒損較小、室溫條件下有著力學性能和高強耐腐蝕行為的AZ91鎂合金。在變形鎂合金方面,獲得大量應用的是Mg-Zn系合金,其在熱處理過程中表現出的時效強化行為。在該系列中,從合號ZM81的相關研究來看,其表現出比Mg–Al合金更的力學性能。ZK系合金主要為Mg-Zn-Zr系鎂合金,是目前應用多的變形鎂合金之一,代表是ZK61鎂合金,其經高溫成型冷卻和人工時效處理后,抗拉強度大于300MPa,具有良好的塑性及耐蝕性,可加工性良好,能制造形狀復雜的大型鍛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