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礦物油回收處理涉及到多個領域和環節,需要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國際公約和標準,并結合財政扶持和稅收優惠政策,積極推動廢礦物油回收處理行業的發展。
廢礦物油是排位第八類的危險廢物,廢礦物油含有多種有毒性物質。科學實驗表明,如果廢礦物油內的有毒物質通過人體和動物的表皮滲透到血液中,并在體內積累,會導致各種細胞喪失正常功能,是公認的致癌和致突變化合物。
廢棄的工業礦物油中包含許多對人體有害的物質,例如重金屬、芳香烴以及長鏈烷烴等,都會對生物體造成危害。
各個生物體很難將礦物油分解,造成具有毒性的礦物油在生物體內發生富集作用,通過食物鏈終到達人體,人體腸胃很難吸收礦物油,一旦長期攝入礦物油含量超標或含有礦物油的食品就會引起人體消化系統的障礙,例如長期食用大量被礦物油污染的食品會出現嘔吐、腹瀉以及昏迷等癥狀。更嚴重的是人體誤食工業用礦物油后會產生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破壞人體內的各個細胞,進而造成神經系統的損壞。另外還會破壞人體的呼吸系統,使血液中紅細胞的數量減少,導致呼吸功能衰竭等。因此人們在日常生活的食品中注意安全飲食,確保沒有或者很少的礦物油攝入量。
植物油含有甘油酯,甘油酯在堿性條件下會發生水解反應,生成脂肪酸鈉和甘油,這些反應生成物溶于水,因而其反應后的溶液是透明的。而礦物油不能發生皂化反應也不溶于水,所以含有礦物油的植物油經皂化反應后溶液仍然渾濁、有油珠析出。根據皂化反應后溶液是否渾濁來判斷植物油中是否含有礦物油,其成本低、儀器簡單且適合在試驗室操作。但操作比較繁瑣,油脂低檢出限為0.5%,靈敏度較低且易產生測定誤差,尤其當油脂中1%~3%的組分不能被皂化時,誤差會更加嚴重。在皂化法測定過程中若用乙醚作為提取劑,則能夠有效降低誤差,防止判定皂化結果時陰性樣品產生渾濁現象,檢出限也會有所增加。 [
氣相色譜法是利用被測物質的揮發性或者沸點的不同使混合物分離的方法,氣相色譜法的譜圖是按照礦物油的分子量或按照碳原子數由低到高的順序出峰,利用內標物或外標物對被測的物質進行定量測定,利用氣相色譜的譜圖與標準樣品比對的形式進行定性分析。這種方法具有樣品損耗少、操作簡單和反應速度快等眾多優點,適用于大型企業和科研研究所進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