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除繼承新安畫派的精髓外亦吸收各家各派之技法。中后期淺絳彩名家之一的汪友棠(又名汪棣)也是新安派畫家,曾師從程門,《黃山畫人錄》曾記:“汪棣字友棠,好讀書,長于畫,挾技游南北,人珍其畫爭禮之”。人物、山水、花鳥皆擅長,山水畫的筆意設色頗像程門橫筆點苔風格。這些新安畫派中頗有造詣的畫家到景德鎮創作淺絳彩,他們不光自己畫,還傳授技藝給他人,把新安畫派的藝術表現手法播撒到景德鎮,再一次深深地影響了陶瓷繪畫藝術,淺絳彩瓷器也受到晚清的“婁東畫派”、“虞山畫派”、“揚州畫派”、“海上畫派”的影響,呈現出不同畫派競相留芳的局面。晚晴新安畫派的淺絳彩瓷器畫家以方面以黃山為背景特征,運用新安畫派的技法創作淺絳彩,另一方面,他們還以唐、宋、元、明、清時期的重要流派的作品為摹本,運用其技法及畫意進行創作。從他們的作品中能看到其模仿前朝畫派的畫風,如汪友棠曾仿宋代米芾的“米家山水筆法”,清代惲壽平“白云外史之畫法”、清代華巖“新羅山人筆法”的繪畫山水,其作品明顯帶有前朝畫派的風格特征。
淺絳彩瓷借鑒了中國繪畫史上所有的重要流派,并把清代的新安畫派、揚州畫派、海上畫派的繪畫風格在瓷器上進一步展現出來。在光潤的瓷器上山水、人物、花鳥齊備,詩書畫印相得益彰,并催生了以“珠山八友”為代表的新粉彩瓷器的崛起,奠定了來景德鎮陶瓷繪畫藝術的再度繁榮。淺絳彩瓷畫師不僅在瓷器上抒情言志,而且還用文字和畫面真實記錄了當時的社會生活,因此,其還有一定的文史研究價值。
十年前,若是收藏淺絳,先不要說是不是一種好的投資,不免在學術體系上就為人所嘲笑,甚至有一種不明言的品位上的輕視。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在歷來的觀點中,晚清民國瓷器就不為世所重。更何況是彩質輕薄容易湮磨的淺絳彩瓷。須知淺絳彩瓷興起于同治光緒年間,基本在太平天國戰亂的背景下,前后50余年,若放寬年限,至多不過存在70年,旋即被新粉彩取代,在瓷器史上素來不受重視。而且因為其年代并不久遠,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文物商店此類器物多不勝數,所以一度被輕視為“大路貨”。而其輕靈豐盈的色彩,也未必合乎人們對于瓷器發色艷麗的喜愛,所以長期以來,被視為“不入流”也是自然。大約十年前,即便是淺絳彩瓷名家之作,一個瓷盤,5,000元亦可入手。這乃是工薪亦可為的收藏行為,自然為資本所不屑。
清光緒?程門?淺絳彩山水瓷板插屏
瓷板:高:63cm?寬:42.5cm
帶座:高:115.5cm?寬:71cm
題識:無邊水色空明處?許山光遠看時,漁父閑聽布谷語,柳陰風靜一墨岳。己卯(1879年)秋仲友文仁兄大人雅鑒,雪笠程門并題。(程門私印、雪笠)
RMB:1,000,000—3,000,000
落槌價:3,100,000 人民幣
清光緒?淺絳彩桃花源記瓷板
高:39cm?寬:26cm
RMB:400,000—500,000
落槌價:400,000 人民幣
清光緒?金品卿?淺絳花鳥圓板
直徑:36cm
題識:笏臣爵憲大人清賞,屬吏馮蘭森謹呈。(馮印、小帆)
RMB:380,000—500,000
落槌價:380,000 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