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紋終生不變,人各不同,是世界上公認的也是重要的個體特征之一,被廣泛應用于刑事偵探和保密工作之中。我國古代就在文契上使用指印,是世界上早使用指印的國家。手掌上的皮膚不斷分泌汗液,即便看起來很干凈的手,當與其他物體表面接觸也能留下汗垢指印。
提取指紋的方法: 鑒識人員常接觸到的指紋是潛伏紋。如果指紋是留在金屬、塑膠、玻璃、磁磚等非吸水性物品的表面,檢驗方法就比較容易。通??梢杂梅勰┓ǎx擇顏色對比大的粉末,撒在物品表面提取出完整的指紋。另一方法是磁粉法,以微細的鐵粉顆粒,用磁鐵作為刷子,來回刷掃,顯現指紋。 如果指紋留在紙張、卡片、皮革、木頭等吸水性物品的表面,經過化學處理才能在化驗室顯形。常用的化學法有: 碘熏法——即使用碘晶體加溫產生蒸氣,它與指紋殘留物的油脂產生反應后,便會出現黃棕色的指紋,立即拍照或用化學方法固定。 寧海得林(Ninhydrin)法——將試劑噴在檢體上,與身體分泌物的氨基酸產生反應后,會呈現出紫色的指紋。 硝酸銀法——硝酸銀溶液與潛伏指紋中的氨化鈉產生反應后,在陽光下會產生黑色的指紋。 螢光試劑法——螢光氨與鄰苯二醛幾乎馬上與指紋殘留物的蛋白質或氨基酸作用,產生高螢光性指紋,此試劑可以用在彩色物品的表面。
指紋鑒定是一種通過對指紋紋路特征進行比對、識別和鑒定的技術。指紋是人體皮膚表層的一種特殊紋路,每個人的指紋都是特的,不同的人之間指紋紋路上的細節也是不同的。因此,通過指紋鑒定可以確定一個人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年齡、性別等。
指紋技術起源于中國,據考古實物和史料記載已有數千年的歷史。指紋技術發端于制陶術。據考證,在不晚于公元前1620年,由于千百次的制陶活動,指紋無數次地在陶坯上反復地展現其形象,終于有一 天,指紋的特性被發現,充滿想象力的先民將其應用到經濟交易活動中。主要應用于:民事訴訟和刑事訴訟、中和手相術。由此看見,在指紋技術理論方面,我國早發現指紋人各不同和不變。實踐上,我國也是早將指紋應用于個人識別的國家。是指紋學的發源地。但早期運用指紋的事例并不表明人類已經將指紋用于人身同一認定。實際上認識到手印所產生的不同紋線形態和運用這些不同形態的紋線去解決人的同一認定是有本質區別的。
指紋學興起于歐洲。19世紀由于當時資本的生產推動了自然科學和應用技術的迅猛發展。其中人體解剖學、組織學和生理學的發展,直接為指紋學打下了科學的理論基礎。同時,于犯罪斗爭的需要也直接推動了指紋學的發展。
此外,指紋鑒定也無法確定指紋是何時留下的,因此需要結合其他證據進行綜合分析。 總體而言,指紋鑒定是一種可靠的刑事偵查技術,在犯罪偵查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隨著科技的進步,指紋鑒定技術也在不斷發展,更加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