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淺絳彩瓷日漸走俏,偽品也開始入市,這就更加考驗收藏者的眼力。淺絳彩瓷的作偽主要有四種情況:一、新瓷新畫:按照舊淺絳彩瓷的構圖和風格,直接在新瓷胎上彩繪燒制。這類偽作以帶有博古紋飾的大瓶居多。二、老瓷后畫:作偽者尋得舊器物后,將上面原有的紋飾去除,再按淺絳彩的模式重新繪畫,題假款于其上。三、添款改款:將繪畫水平較高的無款淺絳彩瓷作品添加或改成名家題款,有的還故意搞成模糊不清的樣子,造成欺騙性。四:珷玞充玉:珷玞像玉但又不是玉,即賣家為了盈利,故意把民國晚期的水彩瓷說成是淺絳彩瓷,以蒙騙收藏者。
鑒別淺絳彩瓷的真偽,除了要把握好胎質、釉色和器型等特征外,還須在以下幾方面加以區分:是名家彩繪和冒充名家的區別,收藏者要真正熟識各位淺絳名家的繪畫風格,將他們的特點吃透,并知曉舊淺絳彩的風韻。其次是真款識與假款識的區別,由于真品作者具有很高的文化素養,因此題款書法往往清麗流暢、極為考究,而作偽者大多書法拙劣、千人一面。三是淺絳彩瓷與粉彩的區別,一定要將民國年間的粉彩瓷、水彩瓷與淺絳彩瓷區分開來。四是淺絳彩瓷珍品與濫竽充數之作的區別,收藏者要盯住淺絳彩瓷藝人的佳作上,潛心收集藝術價值高的杰作,則一定會獲得大的。
清光緒?金品卿?淺絳花鳥圓板
直徑:36cm
題識:笏臣爵憲大人清賞,屬吏馮蘭森謹呈。(馮印、小帆)
RMB:380,000—500,000
落槌價:380,000 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