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屬于有機化工高分子材料,所形成的涂膜屬于高分子化合物類型。按照現代通行的化工產品的分類,涂料屬于精細化工產品。現代的涂料正在逐步成為一類多功能性的工程材料,是化學工業中的一個重要行業。
液態理石質感產品運用特的包裹技術,使產品完全實現水性化,VOC含量極低,大大提高了外墻漆的使用壽命;高仿真性,涂層表面凹凸柔順,色彩相互滲透,在色彩上能模仿天然花崗巖石;環保節能,可替代資源日趨的寶貴石材,配合外墻外保溫進行的仿花崗巖裝飾,完全符合國家以建筑涂料的節能環保要求;裝飾效果,色彩深淺隨意,花紋大小隨意。通過色彩設計與自然石風格結合創造出豪華、凝重的裝飾效果,還可通過不同的格縫設計,擴大設計空間及提高表現力,充分體現個性化;高彈抗裂,具有很好的延展性,能有效地改善因基層開裂造成的墻面裂縫問題,從這個方面也不難看出,外墻漆液態理石質感產品提高了外墻漆的使用壽命;涂層耐磨損,耐洗刷,耐高溫,耐酸雨,附著力強,延展性佳,防水,防霉,自潔性好;施工性優,一次成型,施工期短;,可適應任何不規則墻面,可裝飾任何彎曲,細邊等部分,能充分體現建筑物的線條和層次感。降低墻體承重,造價只有天然花崗石造價的30~40%。
涂料是被這樣定義的:
早期大多以植物油為主要原料,故有油漆之稱。現合成樹脂已大部或全部取代了植物油,故稱為涂料。
對于上述定義有以下兩點看法:
1.在此類材料之所以稱涂料不稱油漆,更多的是由于油漆品種及類別的發展所致,是因為油漆名稱已涵蓋不了行業現有的各類產品,而涂料一詞可全部覆蓋行業的各類產品,使用涂料名稱更準確、更科學。
如粉末涂料產品就不宜使用油漆的稱謂,涂料與油漆在這里已不可互換。所以,涂料可涵蓋固體的粉末涂料和液體的油漆,而替換卻不行,因此標準中的解釋并不很到位。
2.標準中對涂料術語中的“注”:即“在具體的涂料品種名稱中可用‘漆’字來表示,如調和漆、厚漆等”也有些不妥。因為實際上“漆”字不但用在具體的涂料品種中,也同樣大量地用在涂料的類別中,如丙烯酸漆類、聚氨酯漆類等,還大量用在應用領域的泛指中,如防腐漆、汽車漆、船舶漆等。其實,除個別情況外,涂料與漆二詞就是通用的,它并不特指在具體的品種中才可表示。
涂料一般由四種基本成分:成膜物質(樹脂、乳液)、顏料(包括體質顏料)、溶劑和添加劑(助劑)。
1 成膜物質是涂膜的主要成分,包括油脂、油脂加工產品、纖維素衍生物、天然樹脂、合成樹脂和合成乳液。成膜物質還包括部分不揮發的活性稀釋劑,它是使涂料牢固附著于被涂物面上形成連續薄膜的主要物質,是構成涂料的基礎,決定著涂料的基本特性。
2 助劑如消泡劑,流平劑等,還有一些特殊的功能助劑,如底材潤濕劑等。這些助劑一般不能成膜并且添加量少,但對基料形成涂膜的過程與耐久性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3 顏料一般分兩種,一種為著色顏料,常見的鈦白粉,鉻黃等,還有種為體質顏料,也就是常說的填料,如碳酸鈣,滑石粉。
4 溶劑包括烴類。溶劑(礦物油精、煤油、汽油、苯、甲苯、二甲苯等)、醇類、醚類、酮類和酯類物質。溶劑和水的主要作用在于使成膜基料分散而形成黏稠液體。它有助于施工和改善涂膜的某些性能。
根據涂料中使用的主要成膜物質可將涂料分為油性涂料、纖維涂料、合成涂料和無機涂料;按涂料或漆膜性狀可分溶液、乳膠、溶膠、粉末、有光、消光和多彩美術涂料等。
涂料發展的新趨勢之一就是仿石涂料的研究和運用。仿石涂料就是通過涂料模仿真石材的裝飾效果,更加節能環保,也更安全,也被稱為液態石。其包括水包水多彩涂料、水包砂多彩涂料、氟碳漆等等。因其成本更低、裝飾效果更加、更加安全而在市場上得到廣泛地應用。
涂料包裝主要分兩種:
1、桶裝(一般為25kg)
2、袋裝(一般為20kg)
性能
(1)遮蓋力:遮蓋力通常用能使規定的黑白格掩蓋所需的涂料重量來表示,重量越大遮蓋力越小。
(2)涂膜附著力:表示涂膜與基層的粘合力。
(3)粘度:粘度的大小影響施工性能,不同的施工方法要求涂料有不同的粘度。
(4)細度:細度大小直接影響涂膜表面的平整性和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