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大白菜雕塑以樸實無華的形象,傳遞出一種寧靜,讓人心生暖意。仿真蔬菜雕塑提醒著我們,要珍惜眼前的生活,感受自然的美好,體會每一份平凡中的幸福。將白菜稱為“百菜”的是國畫大師齊白石。齊老不但愛吃,更愛畫,其中有一幅寫意的大白菜圖,畫面上點綴著幾顆鮮紅的辣椒,并題句說:“牡丹為花中,荔枝為百果之先,不論白菜為蔬,何也。”體現了齊老對白菜的喜愛。稱白菜為“蔬”,名副其實。
仿真大白菜雕塑向社會傳達了一種溫暖的生活心態(tài),告誡我們愛惜日常生活,享有每一餐之美,這是藝術的體現,更是對生活和自然深入探索和認知。白菜的基生葉大多是大的,倒卵形,長圓形到寬倒卵形,長30-60cm,總寬不如長短的一半。是鈍的,邊沿是皺紋和波紋。有時是明牙,中脈是白色的,十分寬,大多數是粗大的側脈;葉莖白色,偏平,長5-9cm,寬2-8cm,邊沿有缺陷的寬羽翼;上方莖生長圓形卵型,長圓形披針形至長披針形,長2.5-7cm。圓鈍至短急尖,全緣或裂齒,有柄或抱莖,有粉霜。
仿真大白菜雕塑的身后還蘊含著一個動人的故事,藝術家以白菜為題材,代表著豐收與希望,傳達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幸福的期待。白菜新鮮葉子和根能夠藥用。中藥叫黃芽白菜。味兒心酸,性微寒。主要用于通利腸胃、養(yǎng)胃、立尿。具備利腸、安五臟、除躁熱、解酒毒、消食下氣、止咳、進食的功效。長期飲食讓人肥健,脾胃虛寒者慎用。
仿真大白菜雕塑,它以白菜為主題,潔白的雕刻材料宛如剛從菜園中采摘的鮮嫩白菜,每一片葉子都層層疊疊,向路過的游客們展示著它的美麗。精選白菜種子后,用溫湯浸種方法滅菌催芽,在冷水中浸潤大白菜種子后放入55℃溫水中浸泡15分鐘,后立即用冷水降溫,降溫后撈出催芽。不同時期種植白菜播種適期不同,春大白菜可提早播種,以減輕病、蟲害,早秋白菜于立秋(8月7-9日)前后3-5天播種,一般于立秋前播種,如遇氣溫偏高天氣可適當推遲播期,以減輕病、蟲害,苗床應避開低濕地段,及時通風透光。
玻璃鋼白菜雕塑具備了觀賞的價值,更為其注入了生命的靈魂。觀者在欣賞這一作品時,仿佛能感受到春風輕拂、太陽照耀下,那片大白菜田中的生機。白菜原產中國華北,是亞洲地區(qū),特別是中國、韓國、日本廣泛栽培的一種蔬菜作物。在中國是東北及華北冬、春季的主要蔬菜。白菜較耐寒,喜好冷涼氣候,適合在冷涼季節(jié)生長,適于栽植在保肥、保水并富含有機質的壤土與砂壤土及黑黃土。
玻璃鋼白菜雕塑展示了藝術家的才華與創(chuàng)造力,更引導觀者在繁忙的生活中尋找那份寧靜與安詳。在這座仿真蔬菜雕塑面前,人們不再只是匆匆而過的路人,而是被吸引而駐足的參與者,彼此分享著在這一瞬間的感動與思考。白菜要經過低溫階段能抽薹開花,抽薹開花越早,白菜抽薹開花結實期間,對溫度要求比較嚴格,需要溫度從低到高,但是高不能超過28~30℃,開花溫度以10~22℃為宜,進入花期后維持在20~25℃,有利于花粉成熟和雌蕊授粉受精結實,白菜為雌雄同花作物,花器小,花為蟲媒花,依靠異花授粉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