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機房工程防雷措施知多少 通信機房防雷接地規范 機房防雷接地方案
機房防雷接地工程非常重要,而我們往往不把它當回事,當發生設備損壞的時候才想到可能是雷擊的緣故,防患于未然才是正道!
通信線路和通信機械接地,是為防雷、防強電、防電磁感應,防電腐蝕,防通信干擾,以及作為通信正常工作和保護人身安全而設。通信機房防雷接地裝置是接地體和接地線的總稱,其作用是將閃電電流導入地下,防雷系統的保護在很大程度上與此有關。應按均壓、等電位的原理,將工作地、保護地和防雷地組成一個聯合接地網
機房的各種接地系統(包括聯合接地,保護接地、防雷接地,以及各種自然接地體等)有兩種設置方式(即分設方式與合設方式),但每處只允許一種設置方式引入電源室的交流電源線,在室外應裝置相應的低壓避雷器及防護橫向電壓的設備。通信機房接地裝置施工方法:

機房采取的防雷接地應符合下列安全技術要求: (1)無線通信天線塔上應設避雷針,塔上的天饋線和其他設施都應在其保護范圍內。 (2)避雷針的雷電流引下線應專設,引下線應與避雷針及塔基接地網相互焊接連通。 (3)天線塔上的天線支架、框架、航空標志燈架、饋線走線架都應良好接地; 天線饋線及塔燈控制線的金屬外護層應在塔頂及進機房處的外側就近接地;走線架上塔的天線饋線,應在其轉彎上方 0.5~1m 范圍內作良好接地;在進機房處,天線的饋線應對地加裝饋線避雷器,塔燈控制線的每根相線均應分別對地加裝無間隙避雷器,零線直接接地。 (4)天線塔位于機房建筑物旁邊時,天線塔的接地網與機房地網之間,至少應有兩處(間隔 3~5m)相互焊接連通;當天線塔位于機房建筑物屋頂時,金屬支撐桿和雷電流引下線應至少在兩個不同方向與屋頂的避雷帶可靠連接。 (5)機房屋頂應設避雷帶和避雷網。避雷網的網格尺寸宜滿足要求,并應與 避雷帶一一焊接連通。 (6)建筑物的雷電流引下線不應少于兩根,其間距不應大于 18m;該引下線 可利用機房四角柱內兩根以上主鋼筋,上端與避雷帶、下端與地網可靠焊接連通。 機房屋頂上的其它金屬設施亦應就近與避雷。 (7)避雷網的網格、城區內的基站、控制中心或山頂上的基站、控制中心屋 頂裝有天線、天線塔、煙囪、風管或其他物時,應在其上部安裝避雷針或架 空防雷線,使屋頂上所有物體其保護范圍內。

機房應采用四組接地方式: (1)交流工作接地,接地電阻值≤4 歐姆; (2)安全保護接地 PE,接地電阻值≤4 歐姆; (3)計算機直流接地 TE,接地電阻值≤1 歐姆; (4)防雷接地,接地電阻值≤4 歐姆; 計算機機房宜采用四種接地共用一組接地裝置,其接地電阻值≤1 歐姆。機房使用低壓電力電纜的三根相線及零線在進交流屏之前,應分別就近 對地加裝避雷器;電力變壓器低壓側的每根相線應分別就近對地加裝避雷器。交 流屏輸入端、自動穩壓穩流的控制電路,均應有雷電浪涌過電壓防護裝置。
采用避雷帶和避雷網保護時,廠區防雷接地,每一座房屋至少有兩根引下線(投影面積小于50m2的建筑物可只用一根)。避雷引下線hao好對稱布置,例如兩根引下線成‘一’字或‘Z’字形,四根引下線要做成'工'字形,引下線間距離不應大于20m,當大于20m時,應在中間多引一根引下線

KHX48系列本安型避雷器整機外殼由不銹鋼制造。按安裝方式分成壁掛式安裝和落地式安裝兩種,外形美觀,安裝方便。箱體內部含有通信線路避雷器保護的主板、通信線路主板、通信線路卡線輸入輸出模塊、進線槽、出線槽等。
工作原理與功能
KHX48型設備對入井口通信線路的電壓超過閥值時自動鉗位;對入井口通信線路的電流超過截止起動電流時自動熔斷;對雷擊浪涌電壓及某些人為的原因意外將電力線路錯搭接到通信線路等引起的危害及由大功率設備開關機而引入的浪涌高幅值脈沖干擾信號等KHX48型設備均可通過入井處的接地點或線路回路泄放。使過流、過壓、雷擊等有害信號在井口處排除,從而確保煤礦井下工作場所的安全。利用對通信線路電壓狀態的分析,來識別該通信線路的電壓狀態,并在主板上通過指示燈的形式顯示出來,其中KHX48-II型的指示燈的含義為:
空閑(掛機)狀態—>黃燈亮
通話狀態——>紅燈亮
振鈴狀態——>雙燈閃亮
故障狀態——>雙燈滅
KHX48-II型上面的8位撥碼開關的含義為,如果通信線路過長,超過10Km,通信線路衰耗過大影響通話質量,可以撥動此開關,來增加通話質量。正常情況下,不會影響通話質量(單路模塊線路衰耗值不超過0.05dB,電流值為約為0.6mA)。KHX48-III型通信線路管理系統上面軟件上面會有相應的提示。請參考(JY-CLMS32通信線路管理系統軟件操作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