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異型耐火磚的優點】
其中溫強度降低主要因素是:異型耐火磚的低鈣高鋁水泥在加熱爐烘爐升溫過程中達到一定溫度(350℃左右)時,水化物開始脫水、轉化使水化物的水泥石結構、密實度和強度降低,澆注料體積發生變化,此時澆注料體強度降至低點,后趨于穩定。隨著加熱溫度上升到1100℃時,水泥石逐漸燒結,異型耐火磚晶型開始轉化莫來石晶體。隨著溫度不斷上升,莫來石晶體不斷長大,澆注料中基質玻璃相呈液態狀態,形成高溫陶瓷燒結狀,強度顯著提高。
耐火材料的種類繁多,在耐火材料生產和使用中, 鑒于某種需要,而采取了與此相應的分類方法。目前耐火材料的分類方法大致有以下幾種:
1)按耐火度可分為1580~1770℃普通耐火材料;1770~2000℃耐火材料;2000~3000℃耐火材料;大于3000℃超級耐火材料。
2)按形狀和尺寸可分為標型、普型、異型、磚型、特型和超特型制品
3)按成型工藝可分為天然巖石切鋦、泥漿澆注,可塑成型,半干成型和振動、搗打、熔鑄成型等制品。
4)按燒成工藝可分為燒成制品、不燒成制品和熔鑄制品等。
5)按化學—礦物組成可分為硅酸鋁制品(粘土磚、高鋁磚、半硅磚)、硅質制品(硅磚、熔融石英燒結制品)、鎂質制品(鎂磚、鎂鋁磚、鎂鉻磚等);炭質制品(炭磚、石墨磚等);白云石制品;鋯英石制品;特殊耐火材料制品(高純氧化物制品、難溶化合物制品和高溫復合材料)等。
耐火材料除上述幾種分類方法外,還可以用其他方法進行分類。例如:按用途可以分為高爐磚、焦爐磚和鑄錠用磚等;按生產工藝和使用時施工特點又可分定形制品和不定形耐火材料。
中國的粘土磚Al2O3含量一般多在40%以上,Fe2O3含量小于2.0~2.5%。配料中熟料為65~85%,結合粘土為35~15%。將粉碎的結合粘土和磨細的熟料混磨,再與顆粒熟料一起配制成半干泥料,高壓成型,在約1400℃下燒成,性能較好。粘土磚在高溫下呈弱酸性,抗堿性熔渣侵蝕的能力稍差,但隨Al2O3含量提高而增強。熱穩定性較硅磚、鎂磚(見鎂質磚)等為好。
質量合格的高爐粘土磚經干燥處理后真空磷酸浸漬、二次低溫燒成的磷酸浸漬制品,用于砌筑高爐爐身上部爐襯
為轉變這一嚴重浪費土地資源的傳統燒制方式,早在12年前就批轉了原國家建材局等部門聯合下發的“關于新型墻體材料的開發與推廣意見”,并對全國170個大中城市提出了“禁止使用實心粘土磚時間表”。 [2]
政策實施
全國禁燒粘土磚蓋房
2005年,《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推進墻體材料和推廣節能建筑的通知》(國辦[2005]33號)精神,印發了《“十二五”墻體材料指導意見》(發改環資[2011]2437號),提出開展“城市限粘、縣城禁實”,即全國縣城城區開展禁止使用實心粘土磚工作,堅持疏堵結合、禁產和禁用相結合的原則,采取有效措施推進實心粘土磚廠關停、轉產。工作由禁止使用向禁止生產轉移,大力發展符合當地建筑結構需求,能夠替代實心粘土磚的新型墻體材料。
2012年9月26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宣布,為深入推進墻體材料,節約能源資源,有效保護耕地和環境,推動資源綜合利用,促進節能減排目標任務的實現,我國將在“十二五”期間在上海等數百個城市和相關縣城逐步限制使用粘土制品或禁用實心粘土磚。
發展改革委確定了下列總體目標:在鞏固全國城市城區“禁實(粘土磚)”成果基礎上,開展“城市限粘(土制品)、縣城禁實”工作,推廣應用節能利廢的新型墻體材料新技術、新產品,推動新型墻體材料行業節能降耗。
發展改革委還要求通過推進城市“限粘”,開展縣城“禁實”,促進新型墻體材料領域節能降耗。“十二五”期間推動全國新型墻體材料行業節約1000萬噸標煤以上,力爭到2015年新型墻體材料產品生產能耗下降20%,促進本地區節能減排目標的完成。
發展改革委公布了首批“限粘”城市、“禁實”縣城名單,包括將限用粘土制品的183個城市,以及將禁用實心粘土磚的397個縣城。
發展改革委表示將會同相關部門組織“城市限粘、縣城禁實”工作的監督檢查。
在鞏固全國城市城區“禁實”成果基礎上,開展“城市限粘、縣城禁實”工作,推廣應用節能利廢的新型墻體材料新技術、新產品,推動新型墻體材料行業節能降耗。到2015年,全國30%以上的城市實現“限粘”、50%以上縣城實現“禁實”,有序推進鄉鎮、農村“禁實”工作。
二、工作
推進城市“限粘”。開展縣城“禁實”。推動鄉鎮、農村“禁實”。促進新型墻體材料領域節能降耗。
三、相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