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閘又稱擋車器,初從國外引進,英文名叫Barrier Gate, 是用于道路上限制機動車行駛的通道出入口管理設備 ,現廣泛應用于公路收費站、
停車場、小區、企事業單位門口,來管理車輛的出入。電動道閘可單通過遙控實現起落桿,也可以通過停車場管理系統(即IC刷卡管理系統)實行自動管理狀態。根據道閘的使用場所,其閘桿可分為直桿、90度曲桿、180度折桿及柵欄等 。
自動道閘的主要結構:
智能自動道閘安裝在停車場的出入口處,離控制機3米左右距離。由箱體、電動機、離合器、機械傳動部分、欄桿、電子控制等部分組成,集磁、電、機械控制于一體的機電一體化產品。
機箱:結構堅實牢固,做防雨水和噴塑保護,外殼可以用特制的鑰匙方便地打開和拆下。
擋車(道)閘桿:采用鋁合金材料的八角方桿,桿體內加了整條的加強筋,質量可靠。在欄桿大于5米時和風力較大時,欄桿有斷裂的可能性。
傳動部分:四連桿平衡設計,確保欄桿運行輕快、平穩、輸入功率小,防止人為抬桿和壓桿,將外部作用力通過傳動機構巧妙卸載到機箱上。
電子控制部分:感應接近開關、霍爾開關,結構緩沖頂位三重控制。由主控制器、集成在減速機上的限位開關、遙控器等組成,并具有可以連接三聯按鈕或其他控制設備實行開、停、關控制的遠程控制接口。
智能道閘明顯的優點就是不停車通行,自動化程度高,人力、物力成本節約大,綜合成本低。相對于出入口看管人員手動控制來說,實現了相當程度地自動化,降低了出入口看管人員的工作難度和工作量,降低了人為事故的發生率。相對于近距離刷卡確認身份的停車場系統來說,實現了相當程度的智能化,免除了本單位(系統)車輛的 停車-開窗-刷卡-啟動通行,這個繁瑣過程;取而代之的是無需停車直接通行進出口。
道閘平衡狀態調節方法
將搖臂螺絲松開,使上活節與搖臂脫開,脫開后主軸即為自由狀態。
將閘桿按正常使用狀態裝好。
將閘桿用手推到豎直狀態。
將下拉鉤調至與彈簧下拉環輕輕接觸。并旋緊螺母將下拉鉤固定;
將閘桿用手推到水平狀態,松開手,此時若閘桿下垂則表示平衡彈簧拉力太小,調整方法為:將閘桿垂直,將彈簧取下,將彈簧上吊板向外旋1-2圈掛上再試,直到水平為止。狀態相反時則反向調節即可。
將搖臂螺絲旋緊,鎖緊螺母鎖緊。
將下拉鉤鎖緊螺母鎖緊。
平衡調整完成。
道閘安裝的注意事項
1.接線時一定要按接線圖操作。接好線后先測試地感是否正常,地感紅燈閃爍時用一鐵板放于線圈上方,紅燈長亮時拿走鐵板,道閘自動下落則產品正常。
2.地感線圈布線時,將地切一10CM深,2X0.8M的方形巢,四個角切成45度斜角(如右圖示),將地感線圈(1平方毫米)一圈圈放入,共放6-8層,線圈每層之間一定要壓緊,線圈內不要有接頭。地感線圈輸出端雙絞至道閘,且距離盡量短,接好后用干水泥將巢封住。注:地感線圈截面積為0.5-1.5平方毫米的高溫銅導線,線截面積的大小對感應強度的影響不是很大。
3.感應線圈繞好通電后線圈會產生低頻振蕩。當有金屬進入線圈時,磁力線受影響磁場減弱被磁電感應器拾取,產生相應動作。感應線圈的感應強度與線圈的匝數和線圈的形狀有很大的關系。線圈匝數太多輸入感抗大,造成開路;匝數太少輸入感抗小,造成短路。這兩種情況會使磁電感應器的工作指示燈快速閃動。一般的匝數是6-8圈。
4.道閘調試時將其”上”與”地”短接,閘桿自動上起,則道閘正常。
5.讀卡器連線用8芯屏蔽線按圖紙接,布線時小心不要將線弄破。
6.控制器電源為直流12V電壓,讀卡器電源為14V電壓,注意不要弄錯。
7.地感線圈裝在道閘下方,道閘到讀卡機距離為3-5米。
車輛道閘識別系統可以自動識別車牌,當識別到是庫內的車牌后,就會自動開啟,方便用戶通行,安裝好道閘車牌識別管理系統后,需要及時進行調試,具體的調試方法是:
1、系統調試
(1)道閘控制盒地感的靈敏度調節。
(2)將道閘置于手動狀態,檢查控制盒開、關、停是否正常;啟動道閘觀察全開、全關位置是否管用;電機是否正常;連動機構的運行區間是否正常;試運行四次以上。
(3)將道閘置于自動狀態,進行自動落桿調試和防砸車調試,方法是:模擬車進、車過、桿落;桿下過程中,車進桿停。
2、車牌識別區域角度調試
調節相機的萬向節可調節車牌識別中顯示圖像的平行,注意安裝高度與對應有效識別距離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