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優勢———成功背后的乏力中國加工出口型企業成功發展的關鍵,在于其顯著的成本優勢。在形成成本優勢的因素中,中國勞動力價格比較優勢是主要的形成因素。但是,隨著國內該行業的發展,加工出口型企業的成本優勢正在受到一些相反因素的抵消:,勞動力價格優勢對一個具體的企業而言,不具可持續性,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勞動力價格比較優勢肯定日趨減弱。現由于勞動力價格上升,很多企業已經受到利潤率下降的困擾;其次,由于源于勞動力價格的成本優勢,是中國加工出口型企業相對其它國家同類生產企業的優勢,而不是中國某個具體企業的特優勢,所以,在國內競爭者范圍內,這種整體性優勢不構成具體企業的競爭優勢。現隨著行業競爭的加劇,具體企業的發展開始受到缺乏特競爭優勢的制約。顯然,對具體企業而言,通過其它方式形成自身特的、不易模仿的競爭優勢。就成本而言,通過的生產組織能力、物流系統改善能力以及工藝創新能力等,獲取的成本優勢才可以持續支撐企業的發展。加工出口型企業長期依靠勞動力價格優勢,不重視這類能力的培養,因此,對于這類加工出口型企業來說,這一帶來成功的要素,同時也反過來成為企業進一步發展的隱患。
中國從事加工生產和出口的企業,多數是在發達國家產業轉移的背景下發展起來的,所以,其市場的絕大部分在海外。現隨著勞動力成本優勢的下降、行業生產規模的擴大,這類企業都普遍面臨利潤率下降、發展速度減緩等問題,許多企業正在作二次發展方面的嘗試。但是,這類企業在思考和嘗試戰略發展時,潛伏著三個亟待引起高度重視的不良癥狀。
節約銷售投資當企業面對國外市場時,由于地域廣,各國商業習慣不同,很難建立完全的立流通網。但是如果借用外國公司的銷售力量,那就便利多了。如富士,理光等都對其在歐美的廠商和經紀采取了OEM方式,這樣就減少了企業間運轉時的摩擦,消減了企業本應投入的大量銷售資金,使企業能夠適應在海外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