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廷錫《百種牡丹譜》1.736億元此畫是蔣廷錫在內廷時所畫進呈雍正帝之作,氣韻超逸,深得乾隆皇帝喜愛。全套牡丹譜以“元、亨、利、貞”為名分列四冊,皆得乾隆、嘉慶、宣統三帝鑒藏御覽,并有“石渠寶笈、御書房鑒藏寶”等諸方鑒藏之印以證源流。 蔣廷錫的《百種牡丹譜》在清宮內珍藏了近200年,四大巨冊,普通人抱都抱不動。這樣的大部頭文物,實屬珍貴。
吳彬《十八應真圖卷》1.69億元吳彬《十八應真圖》著錄于《秘殿珠林續編》,引首為乾隆題“游藝神通”四楷書,卷中鈐乾隆諸璽并行書題跋,吳彬作品傳世,入清內府并著錄在《石渠寶笈》、《秘殿珠林》十八件,得乾隆親題者一件,正可謂“寶笈之寶”。
徐揚《平定西域獻俘禮圖》1.34億元全圖描繪人物眾多,街市整齊,地域特征明顯,繪圖用筆細致入微,色彩鮮艷飽滿,全圖以寫實的筆法,描繪了一個歷史時刻的片斷,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物史料價值和藝術價值,是乾隆時期清朝宮廷紀實繪畫的又一佳作。
錢維城《雁蕩圖》1.2992億元《雁蕩圖》是乾隆皇帝欽點狀元畫家錢維城的代表作,也是錢維城一生書畫創作中的長卷之一,列入《石渠寶笈》。此卷為紙本青綠設色手卷,長731.2厘米,乾隆八璽,并有嘉慶、宣統的鑒藏印。錢維城的山水畫,典雅端莊,渾厚華滋,體現出濃厚的書卷氣。
八大山人《竹石鴛鴦》1.187億元這件作品是八大山人去世之年所畫,代表他風格成熟圓融的階段。八大山人用墨筆作于明代灰紙上,在構圖上采取了對角倚斜之勢,上留天頭,下著斜坡,圖左下角兩鴛鴦依偎于巨石之上,右上則是巨石芙蓉,看起來兩相呼應,頗有野趣。
近現代書畫作品一方面大眾認知度高,如齊白石、張大千、徐悲鴻、吳冠中等大師級人物,題材上大多以表現祖國大好河山或勞動人民為主,在藝術表現上繼承傳統,融匯中西,大膽創新,作品尺幅,除了作品本身價值外,還有一定歷史或政治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