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105081629號聯系人劉工公司名稱曲阜市中源古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從原始的草屋手工作坊開始進行著艱苦的創業,“晴天做磚瓦,雨天捏脊獸,豐年在家干,在陜西、山西、甘肅、山東、湖北當磚瓦匠人,手藝傳遍中原大地。窯廠經歷幾滄桑多變自然災害和戰亂,磚瓦業隨著時代的步伐進行過數百次的改進,幾十代人用辛勤的勞動精心的創作積累了磚瓦業界豐富的技術和經驗,日寇侵略十年浩劫磚瓦廠只剩殘垣,對古老的窯廠進行技術改造,從原來的手工制造轉化為半機械化生產,從傳統的土窯更新為推板窯,產品質量得到跨越性提高。

琉璃瓦的生產工藝并不復雜,生產線設備可選用全自動生產線設備生產,也可選用部分機械設備和手工相結合的方式生產,全自動生產線設備自動化程序高,所需人工較少。采用部分機械設備和手工相結合的生產方式。

琉璃瓦可選用大青、二青、缸土、堿土、紫砂,木節等軟硬質原料及廢匣缽粉、瓷粉等原料。另外,也可用部分采用煤矸石、煤研灰等礦物廢渣、工業副產品來降低生產成本,也獲得滿意效果。
用的是當地的兩種紫砂原料,將其置換白坯料中的青土成分而配成。

琉璃瓦的普通瓦件筒瓦、板瓦采用擠制成型,擠坯機(TCL350真空擠出機)是在攪泥機的出泥口加裝一個與坯體尺寸相同的機頭,待坯擠出后,用鋼絲切成瓦坯,放支架上晾干、修坯、干燥后燒成。

西式琉璃瓦用釉為熔塊釉,熔塊釉有較大的燒成溫度范圍和色釉選擇余地。配制熔塊要選用的化工原料(硼砂、堿面、鉛丹等)應為工業純,著色劑的純度要高。熔塊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釉面質量,應重視燒制的各個環節,提高熔塊的質量,好的熔塊應是透明的玻璃質。

西式琉璃瓦采用一次燒成。燒成后用窯爐為煤燒推板窯,投資較少,也可用隧道窯,氧化焰燒成。西式瓦一次燒成是將成型好的坯體干燥施釉后直接入窯燒成,燒成溫度為1150℃-1200℃。瓦件不是滿施釉可以倚靠摞疊或采用特殊支架的辦法燒成。

鋪底瓦從檐口開坑,底瓦每塊間隔約260mm寬,瓦底鋪水泥砂漿,疊瓦釉面見光100-120mm,從檐口往脊頂方向排列。鋪蓋瓦從檐口兩坑底瓦的頂部塊先鋪花邊,并用銅絲掛牢釘在水泥中固定,花邊的后部往脊頂方向鋪貼蓋瓦,每塊間隔約100-120mm,底鋪水泥砂漿。底瓦、蓋瓦鋪貼到脊頂時,垂直面用盾瓦收口。

琉璃瓦主要成分是粘土,粘性非常強,琉璃瓦制作工序:經過練泥,制坯,再涂釉,經過十幾道工序,然后再高溫燒制而成。具有強度高、平整度好,吸水率低、抗折、抗凍、耐酸、耐堿、褪色等顯著特點。廣泛適用于廠房,住宅、賓館、別墅等工業和民用建筑。釉料有多種顏色,色澤明快,顏色有黃、綠、藍、紫、黑、白、紅等等。

古建筑多半采用五顏六色的琉璃瓦,它的燒制工藝與普通瓦不一樣,是一種彩色釉質異形瓦。上面有一層釉質,細膩光亮,屋檐的琉璃瓦為彩釉圓筒形。如果去尋幽探古,老建筑上特別是寺廟還可見其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