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的時代氣息, 是證實作者生活年代, 活動場所的前提. 我們知道, 在中國書畫發展史上, 同一個時代, 不同的地域, 都活躍著不同的書畫流派. 所以, 當熟悉了作品的時代氣息, 就可以深入分割研究不同地域的不同流派, 二者前后融會貫通, 從而達到鑒定的真正目的. 筆墨是鑒定書畫時代氣息的法寶, 也是鑒定的必經之路, 鑒定書畫時代氣息以筆墨入手。
書畫市場贗品泛濫,購買名家書畫時,應請行家掌眼,以防買來假貨。一件書畫作品的真偽判斷,歸根到底是對真偽進行比較,尋找二者差異的過程。欲辨偽必先識真,識真是辨偽的前提與基礎。很難想象,一個從未目睹真跡的藏家,會對作品的真偽做出準確無誤的判斷。所以欲投資書畫的藏家,應想方設法觀賞真跡。真畫值錢,假畫不值錢,這點道理人人皆知。即使假畫比真畫畫得還要好,但因為它是假的,也一樣不值錢。
書畫藝術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其收藏價值的基本因素。名家之作也未必幅幅都是,作品有高難度的技巧,難度越高、無法取代的性則越高。相反如任何人都能輕易畫得出來的畫作,難度肯定不高,經不起時間的考驗,且很快會被淘汰。投資畫作須有意識,寧付略高代價選擇畫家認真而嚴謹的作品,亦不要因價格便宜而買應酬之作,因兩者的含金量與投資價值有天壤之別。投資在歷史上經過檢驗,而留存的畫家,如任伯年受過西洋繪畫的熏陶,善于用另一種視角揮寫活潑多彩的花鳥世界,展示自然萬物的生香活態;吳昌碩則從古典金石中追索傳統文明的深層底蘊,并在花卉紫藤中宣表達了他的思古情緒;黃賓虹以深沉的決心和愛意,將中國傳統山水進行變革。齊白石更以簡潔的筆墨和造型不但使中國繪畫傳達了大眾心靈中本質的審美特質,同時也大程度上探索了中國水墨發展的現代可能性,其貢獻不亞于有“西方現代繪畫之父”的塞尚,更是中國的馬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