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大腸桿菌該病表現為不同的病
大小
型,常見的病型有急性敗血癥、肝周炎、腸炎、關節炎和卵黃性腹膜炎等。從胚胎期直至產蛋期均可能感染。隨著養禽業的迅速發展,本病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本病在各地流行且日趨嚴重,目前已上升至細菌病的,給養禽業造成了很大的經濟損失。
常桿康:頑固性大腸桿菌病
胚胎病和臍炎主要發生于孵化后期的胚胎及1~2周齡的雛雞,死亡率為5%~15%,主要表現為卵黃吸收不良,臍部閉合不全,腹脹大、柔軟、下垂,俗稱“大肚臍”。主要是病原菌經蛋殼鉆人蛋內,或母雞帶菌而垂直傳播,卵黃囊為其感染灶。
常桿康:頑固性大腸桿菌病
禽大腸桿菌剖檢變化 病原菌感染部位不同,所表現的病變也不相同,應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常桿康:頑固性大腸桿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