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辨率是每個平面設計師掌握的一項基礎知識。分辨率只存在于打印與印刷等牽涉到物理寬度的案例中,分辨率代表的是一段物理寬度范圍內像素點的多少, 在平面設計中普遍使用的寬度是cm/mm/m,沒有一個平面印刷設計稿是用PX來設定寬度的。
印刷設計的軟件我們周圍有很多平面設計軟件,它們都有各自的優點,在這里還是建議在排版的時候采用矢量軟件為主,如果成冊的東西選用ID,處理圖像采用PS。三者如果能夠很好的配合得當設計作品將得到展現。設計作品上就不用老生長談了,如版式、色彩、產品(圖像)、圖形、文字,怎樣美觀怎樣來(但要注重視覺流程以及符合廣告的元素等)。
除了選擇適當的承印物(紙張或其他承印材料)及油墨外,印刷品的終效果還是需要通過適當的印刷方式來完成。印刷種類有多款,方法不同,操作也不同,成本與效果亦各異。主要分類方法如下:
根據印版上圖文與非圖文區域的相對位置對印刷方法進行分類
按照印版上圖文與非圖文區域的相對位置,常見的印刷方式可以分為凸版印刷、凹版印刷、平版印刷及孔版印刷四大類:
(1)凸版印刷,印版的圖文部分凸起,明顯空白部分,印刷原理類似于印章,早期的木版印刷、活字版印刷及后來的鉛字版印刷等都屬于凸版印刷。
(2)凹版印刷,印版的圖文部分低于空白部分,常用于鈔票、郵票等有價證券的印刷。
(3)平版印刷,印版的圖文部分和空白部分幾乎處于同一平面,利用油水不相溶的原理進行印刷的方式。
(4)孔版印刷,印版的圖文部分為洞孔,油墨通過洞孔轉移到承印物表面,常見的孔版印刷有鏤空版和絲網版等。
根據印刷機的輸紙方式對印刷方法進行分類
根據印刷機所使用的輸紙方法,印刷可以分為:
(1)平板紙印刷:又稱單張紙印刷。是應用平板紙進行印刷。
(2)卷筒紙印刷:也稱輪轉印刷。是使用卷筒紙印刷的方法。
根據印刷原理對印刷方法進行分類
根據印刷原理,也就是按印版之有印紋部分與無印紋部分在印刷過程中產生印刷品的原理,可分為物理性印刷(Physical Printing)及化學性印刷(Chemical Printing)兩類。
(1)物理性印刷:印墨在印紋部分完全是一種堆積承載,無印紋部分則低凹或凸起,與印紋部分高度不同而不能沾著印墨,任其空白,故印紋部分印墨移轉于被印物質上,僅屬物理機械作用。一般凸版印刷、凹版印刷、孔版印刷、干平版印刷等,均屬物理性印刷(印刷面或低于非印刷面)。
(2)化學性印刷:印版無印紋部分(非印刷面)之不沾著印墨,并非由該部分低凹、凸起、或被遮擋,乃是由于化學作用,使其產生吸水拒墨之薄膜使然。固然,印紋部分(印刷面)吸墨拒水,無印紋部分吸水拒墨,水與油脂互相反撥,仍是物理現象,但在印刷過程中,須不斷使無印紋部分補充吸水拒墨之薄膜,故為化學性印刷。膠印即屬此類。膠印要在水槽溶液中加入膠類物質,使源源供應羧基團之粘液層,方可保持印版非印刷面部分不被油脂侵染。
根據印刷版材而區分印刷方法:
按印刷版所用的版材不同,有木版、石版、鋅版(亞鋁版)、鋁版、銅版、鎳版、鋼版、玻璃版、石金版、鎂版、電鍍多層版、紙版、尼龍版、塑膠版、橡皮版等。
木版、石版、玻璃版等,因不能變曲,只能用于平床機印刷。銅版、鋼版多用于凹版印刷。其余則用于平版或輪轉印刷機。
合金版類有鋁、銻、錫合金溶液澆鑄的紙型鉛版或鑄為活字排版。有鎂、鋁合金米拉可版,及銅、鎳、合金的蒙尼金屬版等。
多層金屬版有鉻面銅底的雙層金屬版及鉻面銅層鋼底(甚至有用不銹鋼)的三層金屬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