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吊打藏寶人
各個節目組深入到全國各村各寨,所到之處,一呼百應。簡直把除過四舊之后,流落民間所剩不多的珍寶,翻了個底朝天。
鑒寶節目受歡迎,并不是空穴來風。滿屏幕的奇珍異寶就已經夠吸睛了,而估價的輪盤一轉動起來,那個打雞血程度,比澳門賭場傳來的暴富故事,有過之而無不及。
北京潘家園古玩市場
現在各大電視臺的鑒寶欄目雖然都已偃旗息鼓,但是留下的一地雞毛仍然影響到現在,很多人回到老家翻出老媽腌菜的壇子、兒子的澡盆、貓咪的飯碗,多方求助鑒定。
更有從早到晚泡在古玩市場撿漏的達人,做著5000買進50萬賣出的美夢
古玩收藏家,做到不要怕
很多人之所以收藏了幾十年,到后一件賣不出去,不是因為自己眼力不夠強,而是因為怕這怕那,前怕虎后怕狼,怕被騙,顧慮太多,反觀古玩界那些成功的人,不一定眼力就比你強到哪里去了,古玩也不一樣比你的好,而是因為人家膽子比你大,人家敢想就敢做,敢于去借力。
馬云比你牛吧,你每天使用的支付寶、花唄、淘寶都是馬云創造的,他需要會電腦嗎?今天馬云進入古玩藝術品領域,投資創辦大井頭,他只需要花錢,就可以請來江炳強、李鑒宸這樣掌控古玩界話語權的大咖幫助自己。
所以,想要成功的步,就是不能怕。因為你本身就是窮人,你有什么好怕的。
古玩收藏家,一定要懂得外圓內方
古玩收藏家,到了60歲,請放下一些清高、一些憤怒,不要這也看不起,那也瞧不上,要懂得主動改變自己,來適應競爭激烈的古玩界,不要以為自己古玩真、精、稀有,不能固守己見,守株待兔,這個世界上的不變就是變化。所以,我們要學會外表圓滑,內心方正。
這樣你才能收獲古玩界更多的朋友,資源,當你已經到達一定高度的時候,你的觀點和見解,才會換來別人的掌聲。
古玩地攤攤主閱人無數,每天就是從顧客的眼神語言里判斷對方懂不懂行來定價扒拉錢,新手往往被坑被宰。
簡單地總結新手和老手的各自五大特點。
『逛古玩地攤要守的那些規矩』
古玩行是個江湖,既然走江湖,就得守規矩。
逛地攤的時候,要把平時那些身份地位全都拋諸腦后,但要牢記兩個字:一個是“眼”,一個是“義”。假如東西看走眼,就賠了,假如不講究點江湖義氣,也沒人愿意賣你東西。
規矩一:不插話
基本的規矩就是東西在誰手里誰說話,比如你拿起一個碗來端詳,我就只能看,尤其是當你跟賣家討價還價的時候,我就算想要也不能插嘴。
不然,我說這東西好, 哄抬了價格;我說東西差,砸了別人買賣——兩頭不討好。無論我多想要這個碗,也得等你把東西放下,然后我再拿起來,這個時候我才好說話。
規矩二:不放下
對于那些別人在看東西還價,而他在一旁品頭論足甚至直接報價的人,會被買賣雙方都視為非常不規矩的做法。假如自己喜歡一件東西,旁邊圍觀的人也多,那千萬不要把東西放下,因為一放下,你就失去了說話的權利。
規矩三:不想買,不問價
古玩行還有一個規矩就是不要隨便問價。買古玩不是買白菜,假如對方開價不離譜,自己就還個價,不還價就是不禮貌的,所以好是確實想買再問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