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擺放,不能隨意挪動。二是定期對滅火器進行普查換藥,定期巡查消防器材,處于完好狀態。三是定人管理。經常檢查消防器材,發現丟失、損壞應立即上報領導及時補充,做到消防器材管理責任到人。常見的手提式滅火器有三種:手提式干粉滅火器、手提式二氧化碳滅火器和手提式鹵代型滅火器,其中鹵代型滅火器由于對環境保護有影響,已不提倡使用。在賓館、飯店、影劇院、醫院、學校等公眾聚集場所使用的多數是磷酸銨鹽干粉滅火器(俗稱"ABC干粉滅火器")和二氧化碳滅火器,在加油、加氣站等場所使用的是碳酸氫鈉干粉滅火器(俗稱"BC干粉滅火器")和二氧化碳滅火器。根據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燒,也不能支持燃燒的性質,人們研制了各種各樣的二氧化碳滅火器,有泡沫滅火器、干粉滅火器及液體二氧化碳滅火器,風力滅火器。
1.撲救A類火災即固體燃燒的火災應選用水型、泡沫、磷酸銨鹽干粉、鹵代烷型滅火器。A類火災:指固體物質火災。這種物質往往具有有機物性質,一般在燃燒時能產生灼熱的余燼。如木材、棉、毛、麻、紙張火災等。
2.撲救B類即液體火災和可熔化的固體物質火災應選用干粉、泡沫、鹵代烷、二氧化碳型滅火器(這里值得注意的是,化學泡沫滅火器不能滅B類極性溶性溶劑火災,因為化學泡沫與有機溶劑按觸,泡沫會迅速被吸收,使泡沫很快消失,這樣就不能起到滅火的作用.醇、醛、酮、醚、酯等都屬于極性溶劑)。 B類火災:指液體火災和可熔化的固體物質火災。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瀝青等。
3.撲救C類火災即氣體燃燒的火災應選用干粉、鹵代烷、二氧化碳型滅火器。C類火災:指氣體火災。如煤汽、天燃氣、甲烷、乙烷等。
4.撲救D類火災即金屬燃燒的火災,就我國情況來說,還沒有定型的滅火器產品。國外滅D類的滅火器主要有粉裝石墨滅火器和滅金屬火災干粉滅火器。在國內尚未定型生產滅火器和滅火劑珠情況下可采用干砂或鑄鐵沫滅火。 D類火災:指金屬火災。如鉀、鈉、鎂、鈦、鋁鎂合金等。
5.撲救E類火災應選用磷酸銨鹽干粉、鹵代烷型滅火器。 E類火災:指帶電物體的火災。如發電機房、變壓器室、配電間、儀器儀表間和電子計算機房等在燃燒時不能及時或不宜斷電的電氣設備帶電燃燒的火災。
6.撲救F類火災,即烹飪器具內的烹飪物(動植物油脂)火災。滅火時忌用水、泡沫及含水性物質,應使用窒息滅火方式隔絕氧氣進行滅火。
-泡沫滅火器的滅火液由硫酸鋁、碳酸氫鈉和甘草精組成。滅火時,將泡沫滅火器倒置,泡沫即可噴出,覆蓋著火物而達到滅火目的。適用于撲滅桶裝油品、管線、地面的火災。不適用于電氣設備和精密金屬制品的火災。
消火栓包括室內消火栓系統和室外消火栓系統。室內消火栓系統包括室內消火栓、水帶、水槍。室外消火栓包括地上和地下兩大類,室外消火栓在大型石化消防設施中用的比較廣泛,由于地區的安裝條件、使用場地不同,受到不同限制,石化消防水系統已多數采用穩高壓水系統,消火栓也由普通型漸漸轉化為可調壓型消火栓
①管理方面。要落實專人管理,按質分類,編號造冊,及時掌握水帶質量和使用情況。建立健全水帶保養制度,經常教育全員自覺遵守。
②存放方面。應設存放地點或貯存室,長期貯存備用水帶要選擇適溫、通風的地方存放,水帶應單層卷起立放水帶架上,每年翻動兩次或交換折邊一次。隨車水帶要避免互相摩擦,必要時要交換折邊。
③使用方面。鋪設時應避免驟然曲折、扭轉,充水后避免在地上強行拖拉,避免與油、酸、堿等腐蝕性化學物質接觸;在可能有火焰或強輻射熱的區域,應采用棉或麻質水帶;登高鋪設水帶時要用水帶掛鉤;通過鐵路時應從鐵軌下面穿過,通過道路時,應墊上水帶護橋;防止水帶與有棱角的硬物體接觸,破拆建筑物時,不要向水帶上拋木板、鋼件等物品;水帶用完后應清洗干凈;寒冷地區在建筑物外部鋪設水帶應使用襯里水帶。
④修補方面。使用時發現漏洞,應及時用包布包扎,以免小孔擴大,并做上記號,用后及時修補。平時應經常檢查,發現破損,及時修補。
設計工作壓力為0.8MPa、1.0MPa、1.3MPa、1.6MPa的水帶,在設計工作壓力下其軸向延伸率和直徑的膨脹率不應大于5%。設計工作壓力為2.0MPa、2.5MPa的水帶,在設計工作壓力下其軸向延伸率和直徑的膨脹率不應大于8%。
在水壓作用下,沿水流方向看,水帶不應產生逆時針扭轉。在設計工作壓力下,扭轉度不應大于表6的規定。